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教案

时间:2024-02-08 11:21:51
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教案

  导语:《小狮子爱尔莎》选自《野生的爱尔莎》一书,这是奥地利女作家,乔伊 . 亚当逊一次喂养狮子的真实生活记录。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狮子爱尔莎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以及和“我”建立的深厚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2、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了解“我”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的过程中对爱尔莎产生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语文标准》规定)

  为了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倡导《新理论特语文标准》中的三个难度,并灵活地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感情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我运用看—读—悟—议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拓宽知识面,最终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出示 VCD(狮子王)中辛巴出世的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趣味、好奇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师:认识图中的这只小狮子吗?生:认识、它叫辛巴

  师:喜欢它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他的好朋友爱尔莎,想认识它吗?

  生:想!师:好!让我们一起去非洲大草原来认识我们今天的新朋友—爱尔莎。师相机板书:小狮子爱尔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5页。(初读课文,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写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点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2、按要求朗读,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汇报、交流(让学生理清课文中的基本思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说出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说一说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师小结

  这位女科学家和凶猛的狮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啊!课文中哪些语句最使你感动?把这些部分画出来再好好地读一读。

  4、汇报。(为了体现“三维”的有机结合)

  5、师根据生的汇报相机过渡到句子训练。方法:先读,接着说出感动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找出这其中写得好和重点词进行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动机、具体,最后让学生根据此时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全班同学再学他的样子,齐读这一部分,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句子、词的训练,又进行了感情朗读的训练,真是一举两得。

  四、情感升华(为了体现学生的人文性,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培育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

  1、学到这里,你我想一想,作者和爱尔莎之间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以到了难舍难分的境地,如果爱尔莎会说话,此时此刻她会说些什么?作者又会怎么说呢?

  2、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

  五、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1、既然作者和爱尔莎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为什么一定要分开呢?不分开不行?小组讨论。

  2、师巡视,相机指导。

  3、小组推荐发言人,汇报组的共同看法。师相机指导、点拨。

  4、小结过渡。

  学到这里,你们喜欢上爱尔莎了吗?同学们如果有一天爱尔莎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有什么问题要问它吗?让思考一下,然后,四人一小组把自己想对爱尔莎说的话交流一下,以小组形式提问,组里其他同学相机补充。

  六、情境再现,思维拓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主动质疑。)

  1、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想要对爱尔莎提的问题。

  2、学生汇报,请一学生当爱尔莎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3、师说爱尔莎的最后命运,并推荐《野生爱尔莎》这本书给同学读,并让把自己最想对爱尔莎或人类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边,然后念给大家听,引起同学们的感情共鸣。

七、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师通过同学们的谈,老师感觉到其实人和动物要建立起这种深厚的感情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你真诚去付出自己的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人类的亲密朋友吧!这里老师设计作业超市,师点击鼠标,出作业超市,让生任造其中之一去写。

第二课时

  一、组织班级辩论(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同学们,换成你,你赞成让长期相伴的爱尔莎离开自己吗?

  有些学生可能会和作者一样,虽然不舍,但也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也可能有学生想多和爱尔莎在一起。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以文中相关词句或是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为自己的依据。可以想到,有许多同学和作者一样,“打算”将爱尔莎放归大自然。这时教师可帮助“弱势”,开展辩论。学生可能的“理由”:

  “赞成”的理由:

  (1)和作者的想法一样。爱尔莎来自大自然,“应该送它回到大自然去,替它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让它自己去生活”;

  (2)作者虽然“舍不得”,但是“它总是要回到兽类中去的”,所以我才决心离开它,而且作者对它进行了细心的训练;

  (3)这还是一种“科学的实验”,我们不能将爱尔莎带到家里。

  “反对”的理由:

  (1)爱尔莎“带着人的气味”,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可以想像爱尔莎离开作者会遇到很多困难;

  (2)当爱尔莎和我分别的时候,是多么的难舍难分!为什么要使“大家”都痛苦?

  二、拓展交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同学们有过自己喜欢的动物码?仔细观察过它们码?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到班上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重点放到对动物生长过程的介绍,如果学生说得不具体,可以进行采访,如: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后来呢?长大的情况怎么样?你最喜欢的是它的什么?

  三、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完成课后第四题,摘抄“我”对小狮子爱尔莎无限关爱的语句。

  2、将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在作业本上介绍一下。(*选做)

小狮子爱尔莎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狮子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感情。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思想教育: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我”费尽周折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狮子的过程中同爱尔莎产生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由人驯养的狮子与野生狮子的不同,由驯养到野生是一项科学研究,有关知识在文中的渗透。

教具准备:有关影像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本文作者乔伊·亚当逊、奥地利人。本文讲的是她与一只小狮子的故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谁能讲讲狮子是怎样的动物。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老师介绍你们认识一只小狮子,它叫爱尔莎。

  板书课题:22*

  小狮子爱尔莎

(二)初课课文。

  1.出示要求:

  (1)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掌握生字的音和义。不懂的质疑。

  (2)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如何分段。

  2.读后检查。

  3.指导分段:

  我时刻伴随着小狮子成长,它的成长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本文段落较复杂,学生可把握我与小狮子的情感线,理清结构。

  提示:我最初是怎样遇到爱尔莎的,又是怎样对它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明确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小狮子出生及“我”与小狮子间的感情。

  第二段(第2~5自然段)讲小狮子爱尔莎从五个月到两岁的成长过程。

  第三段(第6自然段~结束)讲“我”把小狮子爱尔莎送回了大自然。

  (三)讲读课文。

  1.指读第一段,你认为小狮子可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和小狮子的感情如何,谁会朗读。

  (从小狮子朦着蓝薄膜的蓝眼睛,眼珠滴溜溜的转,看出它很聪明,很可爱,像个小孩。从跟我一起睡,舔我,看出小狮子和“我”感情很深。)

  2.有语气朗读第一段。

  3.小狮子长大了会怎样呢?

  (1).指读:第2自然段,提问:每一个小节各写了一件什么事?每件事都说明了什么?

  2.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对爱尔莎的爱护?又从哪些地方看出爱尔莎对我的感情?

  读后讨论:第几节,写什么事?说明什么?(“二”河里洗澡,扑腾浪花,把我扑倒)

  4.轻读第三段,思考。

  (1).作者与爱尔莎感情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把它重新送回大自然。

  (2).把爱尔莎交回大自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

  (3).读后讨论

  ①.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一是让它自己自由的去生活,是出于对它真诚的爱,拥有一个真正的狮子该有的一切。)

  ②.这也是一项科学实验,(事实表明人工抚养的野生动物回到大自然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它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带着人的气味,容易招来敌手,且难以应付自然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恶劣情况)

  ③.放回大自然的经过。

  (先教会它自己捕食,培养它独立生存的能力。再把它运回大自然。结果“饿着肚子回来”。然后第二次把它交回大

  自然。结果“它回来了,发着高烧”。最后“我”决心离开它。)

  ④.在这一过程中,“我”是怎样的心情,爱尔莎有怎样的表现?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说明了什么?

  指读,可在书上标出答案

  (“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已非常深厚了)

  (4).齐读第三段。

  (四)讨论课文难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你读了这篇课文后,觉得“我”与爱尔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像母女一般)

  2.作者喂养爱尔莎,最后又把它送回大自然,这是作者在大森林中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读了以后,你认为这一种

  科学实验有什么意义?

  (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五)指名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小资料】

  1.作者介绍

  多才多艺。成年以后,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酷爱旅行。在野外考察和周游世界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1937年开始,她离群索居到肯尼亚奈瓦沙湖畔,进行了多年的几乎是单枪匹马的对狮子、猎豹等野生动物的研究,完成了对母狮由野到驯和驯到野的开创性实验。同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野生的爱尔莎》和《我的朋友——猎豹皮芭》等书。1960年,这两本书在伦敦出版时,一时轰动了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动物文学”。她的足迹和影响遍及非、欧、澳、亚、北美五大洲的许多角落,正是在她的有力推动下,全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的运动掀起了新的热潮。乔伊·亚当逊不仅是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专家、杰出的旅行家和探险家,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画家和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材料丰富、具体,内容真切感人,语言朴实生动,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畅销全世界,有的还被搬上了银幕。本文是根据《野生的爱尔莎》中有关章节改写的。

  2.课文中出现的语文以外的知识

  狮子:哺乳动物,身体长约三米,四肢强壮,有钩爪,掌部有肉块,尾巴细长,末端有一丛毛,雄狮的颈部有长鬣,全身毛呈棕黄色。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马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鱼肝油: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的脂肪,是稀薄的油状液体,黄色或深黄色,有腥味,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多在婴幼儿时服用也常用于夜盲症、佝偻病等。

  葡萄糖:有机化合物,单糖类,无色结晶,有甜味,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特别是葡萄中含量最多,通常用淀粉制成。葡萄糖营养价值很高,是人和动物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医药上用作滋补剂,也用来制造糖果、点心等。

  犀牛:犀的通称。哺乳动物,奇蹄目,形状略像牛,颈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皮粗而厚,微黑色,没有毛,性情暴燥,产地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组成,很坚硬,是有力的攻击对手的武器。可以入药,有强心、解热、解毒、止血的作用,也可做图章或其它器物的材料,经济价值极高。

  羚羊:哺乳动物,形状和山羊相似。雌雄都有角,毛灰黄色,面部有棕灰色条纹,四肢细长,跑得快,耐干渴。角白色或黄白色,略呈弓形,下段中空,中医入药,有清热、解毒、平肝、镇痉等作用。

  兽性:形容极端野蛮和残忍的性情。

《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